2009年2月22日星期日

趣谈 Tweet

译友Clearwater老师在译网情深上张贴提问“Tweet”这个词如何翻译,看到他列出的句子我砰然心动(这个词用得可能不太恰当哦,XD),因为我对这个词太熟悉了。清水兄提出问题的句子是:

Sophos is also seeing an increase in Spam on Twitter, the popular social network where users "Tweet " quick one line messages to others in their network.

首先 ,Twitter 是一个社交网络微型部落格服务。用户可以经由 SMS实时通讯电邮Twitter 网站或 Twitter 客户端软件(如 Twitterrific)输入最多140字的文字更新 1 Twitter所提供的服务模式是微博客(Microblogging),在台湾也称之为碎碎念服务,也就是说网友可以把当前做什么,有什么样的想法或是和好友分享某个链接,都可以发布到Twitter,完全可以天马行空地发表,而无须像你写博客那样顾忌文法、拼写的错误。如果你有足够多的好友,它又是很好的交流平台。Twitter不像MSN,如果有网友通过MSN和你联络,不做应答显得不礼貌,而做出回应往往要花非常多的时间;另外一方面,如果你有什么有趣的想法或链接同时又怕通过MSN会打搅他人,Twitter完全可以解决这样的缺点。同时,Twitter在信息传递方面比传统媒体要快,在四川地震、孟买恐怖袭击和央视新大楼(俗称大裤衩)的北配楼火灾发挥了重要的信息传播的作用,位于广东的网易甚至通过Twitter获得信息,比位于北京的搜狐早了仅半个小时报道了火灾。我是Twitter的早期用户,在上面有多个账号,常用的账号已经是朋友满天下了,而这个xmtranslator帐号是我前一段开这个blog的时候注册的。

回到正题,我看到回复的网友中,过多地解释Twitter和Tweet的意思了。Twitter的确是鸟叫的意思,而Twitter官方网站的logo就是一只鸟,各位网友查了字典,并作详尽的解释。这都没有问题,但是必须明白的是Twitter是一家网站,它的中文译名有可能不允许用直译。确实,Twitter现在网站提供的语言只有英文和日文,没有中文,没有官方的中文译名。但是,两岸三地的Twitter用户约定俗成地把它称为“推特”,我后来提供第一个链接中是“推特”的搜索结果,另外一个链接是Twitter用户网友如何叫“Twitter”的,可见搜索的结果众多。那“Tweet”该如何翻译呢?实际上“Tweet”既可以做名称,也可以用作动词,网友往往把它译成“推”,也是既可以当名词又可以当动词。“推”这个词很形象,你把一段间断的文字发出去,就是把它给“推“了出去,我”推“你,你”推“我,其乐融融,网友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甚至,在Twitter用户之间,我们也是互称”推友“。如果你搜索“推+Tweet”,结果就很明朗了。

成立两年多来,Twitter获得巨大的成功,去年一年用户增长了728%!当然这中间混入不少spammer,也就是在Twitter上发垃圾信息的人,文中所引用的这段英文也正是要说明这个问题。不知道最终清水兄采用什么样的译法,我倒是他能够采纳我的意见,毕竟我是Twitter多年的忠实用户。

来源:
1 Twitter—维基百科

Update: 不好意思,此文原来发表于2月20日,后来出了点状况,在此重新贴过。

2009年2月23日23:00

做翻译,我的几点建议[转载]

下文征得作者的同意,以转载的方式贴在本文中,供自己和各位译友日后借鉴。

做翻译,我的几点建议
作者:Yurii
原文出处:http://www.luanxiang.org/blog/archives/579.html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过年在家,整理了自己这些年来做翻译的经验,写下来,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我以为,要做好翻译,以下几个方面,是很值得注意的:

首先,要有良好的英文阅读能力。

切莫以为能“大致看懂”原文,再加上字典,就可以做翻译了。信息在传导过程中必然会有损失,我们“断断续续”地听人说话,或许能大概明白意思,但这并不是说,原文的意思只需要依靠我们接受到的片段就可以表达。而且,如果我们把这些“片段”再次表达出来,仍然会有损失——如此,译文的读者只能接受到“
片段之片段”,自然无法理解了。良好的英文阅读能力是指,能够基本完整准确地理解原文——包括文章要传达的思想,单词的确切含义,结构的组织,以及“文字之外”的其他内容,譬如双关语、典故……这样才能保证译文读者尽可能多地接受原文的信息。当然,要做到这些很有难度,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这些信息——至少要能感觉到:你或许不明白典故的来龙去脉,但至少要能判断出,这里有一个典故。缺乏英文阅读能力,许多时候就根本谈不上翻译:the longest bar(sell drinks)翻译成“最长的酒吧(卖饮料的)”。我们都知道,bar可以指“条、棒、酒吧、吧台”,原文作者也清楚这点,为了避免混淆,特地注明是“卖饮料的”,所以理所当然是“吧台”,翻译成“卖饮料的酒吧”,就是没有弄懂原文。economics in one lesson翻译成“一个教训中的经济学”,仅仅从字面来看,这是算不上错的,但如果我们具备基本的英文阅读能力就会知道,真正的意思应当是“一堂课就能说明白的经济学”(更直白一点,可以说“经济学一点通”,当然,这是后话)。

其次,要有好的词典。

我刚学翻译的时候,曾有位老师指点说:“翻译一定要有好的词典,金山词霸是万万不能的”。当时我很不服气,这些年来,倒是越来越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关于英汉词典,我曾经写过《说说我的英汉词典》,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参考。就我的经验来说,好词典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第一,好的词典解释很全面,你能够“找到”精当的解释,而不需要自己去“发明”。大家都知道艾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演过一部很精彩的影片Heat,如果没有好的词典,或许你会自作聪明地把它翻译成“火爆”之类的意思,但好的词典会告诉你,Heat是美国俚语,专指警察竭尽全力追捕罪犯的激烈行动;第二,好的词典一般都包括thesaurus(同义词典),thesaurus很有用,许多时候我们绞尽脑汁也找不到合适的翻译,但查阅thesaurus,往往可以找到合适的同义词,把它翻译过来,放在译文里,结果曲径通幽。第三,好的词典会提供若干精当的例句,如果遇上英汉词典,例句也会翻译成中文,这样我们就接触到了词语在语境中的用法,脱离了空中楼阁式的“解释”。参考例句来翻译,会比干巴巴地看几个解释性词语要省心得多。当然,没有一本词典是完美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查阅多本词典,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用用这个网站,非常省心:) One Look Dictionary

再次,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以及查找资料的能力。

文章所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而且,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也不是原文作者的义务,这时候,译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就必须进行一些介绍、补充和衔接。这时候,知识积累就非常重要了:因为我们无法预先判断需要哪类背景知识,做到“精确准备”,所以只能大致循某个方向,日常多积累。积累越多,补充和衔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难度也越小。我读外国人的书,习惯留意人名地名的英文,所以看到有些译文中出现的“胡姆”、“贝瑟姆”,就能对上号,知道原文说的是“休谟”、“边泌”;至于“纽约 Heaven”这样的名字,想也不用想,就知道是错译了。另一方面,许多西方人习惯引用中国的古老格言、箴言。这些格言、箴言,古人说的话,我们只知道中文,它们在英文世界往往有多个版本,为了准确“还原”,只能依靠自己日常的积累,从原文的意思判断出,这大概是什么时代,什么人说的话,出处在哪里。一般译者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剩下的事情,就是迅速准确地查到原文——这就需要能够迅速准确地查找资料。当然,查找资料的能力,还包括熟练使用搜索引擎、百科全书以及专业文档的能力,这个话题已经有很多人论述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最后,要持续培养自己对中文的感觉。

已经有许多人说过,“翻译的问题在中文”。对此我有保留地赞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在做到上述三方面的前提下,“中文”的问题才会冒出来;但是,“中文”的问题确实很大、很重要。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文字和结构要整齐之外,我觉得,解决“中文”问题,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打破“条件反射”、“约定俗成”的模式,努力发现和把握细微的差异:这句话,刨除那几个词语,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譬如我们常见的“贯彻”,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某一种表述方式,是否能替换为另一种(可以说“道路的修建使交通效率极大地提高了”,也可以说,“道路修好之后,交通效率大大提高了”)?看似不相干的两个词,在怎样的情境下,竟然是可以替换的(“预测得到”的情节,和“千篇一律”的情节,其实是一回事吧)?同一个词语,其实可以表达好几种不同的意思(你注意过吗,“原来”原来有两种意思,一种表示“之前”,一种表示“竟然”)……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就会有许多收获,翻译的时候也就更加得心应手了。再举个例子:拿破仑有句名言,一个翻译版本是这样的:在战场上,力量的四分之三在于精神。这算不上错,但不是好的翻译。我们仔细想想,“战场上的力量”,不就是“战斗力”吗?“战场上的精神”,不就是“士气”吗?“战斗力的四分之三在于士气”,更加简洁、有力而贴切,算得上“还不错的翻译”了。

2009年2月17日星期二

In silico

没想到毕业之后又重新碰到一个词“In silico”,来自PNAS的论文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In silico drug discovery in 3D。从词的构成角度来说,这个词组同硅很有联系,但是他代表什么意思而且如何翻译。查了一下维基百科,还果真有这一词条
In silico是指“在之中”,也就是“进行于电脑中,或是经由电脑模拟”之意,此用语是衍生自另外两个在生物学上常用的词组:in vivo(生物活体内)及in vitro(生物活体外)。
这个词衍生的词汇有In silico医学,In silico技术、In silico语言等等,不管如何变化,但目前似乎缺乏正式的翻译,在网络上可以搜得到“硅片上的研究”之类的翻译。

顺便提一下,《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是美国国家科学院旗下的刊物,影响因子非常之高,主要涵盖了生命科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特别是生命科学。能在其刊物上发表文章证明了其研究实力,当时我在学校的时候,教授们做梦都想在PNAS上发表文章。

2009年2月16日星期一

和谐社会与义和团

今天在维基百科翻看关于“义和团”的词条,当我点击到其对应的英文词条的时候,让我大吃一惊,原来其英文译名是 Righteous Harmony Society,和现在我国所提倡的社会宗旨“和谐社会”之英文翻译“Harmony Society”仅有一字之差。如果光从英文来看,“和谐社会”和“义和团”没有太大的区别。可是这一点会在中国人心里产生微妙的想法,怎么那些老外会把“和谐社会”同极端排外的“义和团”相提并论了呢?当然,有人指出现在中国流行的各种民族主义情绪和义和团的思想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这里就不做政治层面上的思考,因为在当前的语境是极为危险的。在这里,仅仅是出于学习的目的,看看维基百科上义和团的英文词条是如何写的吧:
The Righteous Harmony Society (traditional Chinese: 義和團; simplified Chinese: 义和团; pinyin: Yìhétuán), or Boxers, was a village sect founded in the Northern Shandong province of China that spread to many parts of North China and executed the unsuccessful Boxer Uprising in the closing years of the 19th century. Westerners came to call well-trained, athletic young men "Boxers" due to the martial arts and calisthenics they practiced. Despite th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Wushu and Western pugilistic boxing, the training for unarmed combat took on the same name to the Europeans. The Boxers believed that they could, through training, diet, martial arts, and prayer, perform extraordinary feats, such as flight and could become immune to swords and bullets. Further, they popularly claimed that millions of "spirit soldiers," would descend from the heavens and assist them in purifying China from foreign influences. Eventually forces from the West marshaled as the Eight-Nation Alliance ended the rebellion and destroyed the short-lived Society.